招商银行近日公告称,自 4 月 9 日起停止 ATM 扫码存款服务,客户后续可持银行卡通过 ATM 或银行网点办理存款业务。据不完全统计,2024 年 3 月以来,已有超 50 家银行叫停无卡存取款、扫码存取款等业务。业内分析,银行此举主要出于风控与成本考量,未来或有更多机构跟进。
近一年来,银行陆续开始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2024 年,工商银行率先表示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现功能自 4 月 17 日起暂停服务,交通银行随后公告自 2024 年 5 月 24 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机构亦陆续跟进。去年下半年,多家股份行、头部城商行持续跟进,民生银行自 2024 年 6 月 7 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 "ATM 无卡取现 " 功能,现金机具(包括现金智能柜、ATM 等)也将不再支持本功能,兴业银行自 7 月 10 日起停止手机银行中的 ATM 扫描取款服务。
多家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取消或调整无卡取款业务,是为了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加强无卡取款业务风险管理、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 这下好了,取款还得先找回银行卡,再找到 ATM……"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道。家住天河的刘女士告诉记者,手里临时多了一笔现金,准备去 ATM 上现存却 " 四处碰壁 "," 换了几家银行都没把钱存进去。" 刘女士说,现在都习惯用手机银行了,没有随身带卡的习惯,还是希望银行能保留刷码存取款的业务。
某国有大行广州天河一网点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相对于年轻人,无卡存取款的流程对于老年人来说并不算太友好," 很多老年人扫码存取款时,光是登录手机银行这一步骤都要操作好几分钟 "。记者在该行 ATM 上现场体验发现,和插卡取现相比,扫码取现的流程其实更为繁琐,在 ATM 界面上选择 " 用手机办理 " 选项,点击 " 手机扫码取款 " 后,还要登录手机银行 " 扫一扫 " 功能扫描二维码,输入取款金额并再次输入手机银行密码,验证成功后,点击取款机上 " 取款 " 按钮,才算完成了扫码取现操作。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从用户角度来看,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现金使用频率降低,银行相继关闭 ATM 二维码存款功能,与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相关功能使用起来较为烦琐等多种原因有关。从技术层面看,扫码存款采用的身份验证安全性较低,这也是银行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的重要原因。在影响方面,无卡存取款业务总体需求不高,业务量较小,调整之后影响较小。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预计,后续仍然可能有银行跟进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娄飞鹏表示,无卡存取款业务调整后客户需要带银行卡进行存取款,这样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客户的资金财产安全。从银行的角度看,也有助于其做好风险管理,并对降低运营成本有着积极作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