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知识 > 正文

数字时代,抖音、微信、游戏账号这些“数字遗产”可以继承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云灵 实习生 周裕鑫

" 最后一天的话,先删除一些聊天记录和浏览记录吧,来个赛博断舍离。"

" 必须列好临终任务清单,把网盘资料清干净,注销小号,删光发疯文学,要留清白在人间。"

" 等 50 年后,我就抽一个粉丝把我的 K 歌账号给 ta,里面全是我的歌唱遗产。"

……

几天前,"00 后开始处理数字遗产 " 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不少人在留言中谈到 " 人走了,黑历史还在,是属于当代年轻人的社死现场。" 也有人开始认真思索这个问题,认为处理数字遗产很有必要,需提前做好规划。

数字时代,我们在网络上留下的 " 痕迹 " 越来越多,虚拟财产的价值日益凸显。那么,究竟哪些属于数字遗产?它在法律上能不能被继承?我们又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数字遗产合法权益?

图源:视觉中国

你想传承数字遗产吗?

2024 年,36 岁的互联网游戏主播赵常(化名)来到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明确在自己离世后,将直播账号留给同样热爱游戏的弟弟继续运营。

赵常从事主播行业 5 年,积累了大量粉丝,其名下的直播账号也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他希望,这份遗产不仅能为弟弟带来经济上的支持,更能延续他对游戏的热爱,成为兄弟间珍贵的回忆与情感纽带。

据 2024 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近年来通过立遗嘱保护虚拟财产的事件越来越多。遗嘱市场需求端呈现 " 年轻化 " 与 " 分层化 " 双重趋势,Z 世代将遗嘱视作 " 人生规划 " 工具,涵盖虚拟财产、数字遗产等新兴权益。

而其 2023 年度的统计显示,从 2017 年至 2023 年,中华遗嘱库一共收到 488 份涉及虚拟财产的遗嘱。微信账号、QQ、游戏账号、多样化虚拟货币等,已经成为立遗嘱人群的重要资产。

" 我平时喜欢玩游戏,在一个平台上玩了好几年,也充值了几千块,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把这个账号一直保留下去,给我的朋友或者亲人。" 小吕今年 24 岁,是浙江一所大学的大四学生。在他看来,游戏装备是属于自己的虚拟财产,应该由他指定人去继承。

小吕告诉潮新闻记者,自己曾私下和同学探讨过数字遗产的话题。他们有一个共识,具有经济价值的数字资产可以继承给亲人朋友,但社交平台账号和聊天记录这些,因为涉及个人隐私,不需要也不应该被继承。

王女士是一名画师,不时会通过绘画平台接单,将自己的一些画作和照片上传网络,并以作品获得的浏览量、点赞量收取收益。她认为,数字遗产不应只限于经济价值,不具有财产性的个人数字信息因为有无法量化的情感价值,也应成为数字遗产。" 账号背后是我几年的劳动成果和观众关系,哪怕我不在了,我希望家人能代我继续维护。"

图源:法制网

数字遗产可以被继承吗?

" 由于数字遗产的类型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扩展,所以《民法典》中对这一问题作了概括性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所称的数字遗产符合‘合法财产’属性,理论上都是可以纳入遗产范围的。" 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天一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目前对于数字遗产的法律界定和处置方式并不完善,因此在实践中关于虚拟财产的继承仍然存在诸多限制条件。

徐天一认为,数字遗产涵盖的范围可以很广,包括数字财产类,如支付宝、微信余额,虚拟货币,数字艺术品,游戏装备等,其特征是具有经济价值可进行直接交易;个人信息类,如社交媒体账户、个人网站、数字照片等具有情感和纪念价值。

" 像余额、虚拟货币、数字艺术品等这些显然符合合法财产界定的,当然可以继承,但涉及到社交账户类就可能存在争议。" 徐天一称,不少社交账户所在的平台方有用户协议,其中规定账号所有权归属平台,用户仅有使用权," 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签署了平台协议,账户是没办法被继承的,或者至少需要与平台协商一致。"

据了解,微信规定,账号使用人过世后,账号不支持继承,仅支持近亲属基于自身合法权益获取过世者相关资料副本。抖音规定,若想继承某人生前账号,需要运营商变更被继承人账户登录手机号码后,方可进行账号主体变更,从而实现账号继承;而如果账号里还留有财产的话,需要继承人提供包括被继承人死亡证明、与被继承人直系亲属关系等相关证明,才可以继承账户里的资金。

据徐天一介绍,2004 年美国出现过数字遗产第一案,雅虎拒绝移交逝者邮箱密码,法院判决平台仅需提供数据光盘,不转移账户控制权。在国内涉及社交平台账号继承问题目前并未有统一的裁判或法律规定,他建议,对于数字资产,普通人需要做的是需要将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资产以及取得方式告知家人,有了这一步才有权利去考虑和行使下一步。未来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进一步完善对虚拟资产以及继承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有话要说...